天职师大伴随改革开放春风应运而生,被誉为中国职教师资摇篮,中国“职教黄埔”。“1979年1月,天职师大的前身——天津技工师范学院经批准设立,由此开启了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潜心培育职教师资的征程。进入新时代以来,天职师大成为教育部与天津市政府共建的第一所天津市属高校,向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行。”张金刚充满自豪地说,“天职师大40多年的深厚积淀,奠定了‘鲁班工坊国际发展研究中心’成功入选的基石。”
助推职教国际化再立新功
丹增释迦等学子立志扎根边疆培养“鲁班”,传播工匠精神的行为感动了天职师大。“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阿里地区狮泉河镇的一所中职学校,有我校33名优秀毕业生在那里任教多年,默默奉献,无怨无悔。2021年9月,我专程去看望他们并与该校开展对口支援。”张金刚向我们讲述了当时的场景,充满感慨。
汲取陶行知、黄炎培教育智慧 贝蒂表示,鲁班工坊不仅使埃塞学生获得了最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而且影响力辐射整个东非地区,肩负为埃塞、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国家的16所职校培养高水平师资的重任。 让工匠精神之花盛开祖国边疆 继承中华传统班墨文化 我们沿着校园的林荫道步行约10分钟抵达“行知园”。那是位于一幢科研楼前约2亩、呈长方形的绿地,被防腐木做成的微型拱桥大体平分成两部分,分别被设计建设成寓意“知”和“行”的景观。拱桥后方是寓意融合“知”“行”、用青砖铺就的圆形迷你广场。位于其中心的长方体基座上安放着陶行知铜质半身塑像。塑像后方是5块约一人高、暗棕色的长方体厚铜板,左边两块和右边两块分别是用镂空手法和模仿雕版工艺刻着汉字楷书“知”和“行”;中间一块则是用上述手法刻着融合“知”“行”的陶行知自创字。 “欢迎到访天职师大!”校党委书记张金刚和副校长吕景泉热情地同我们握手、互致问候。一落座,张金刚就高兴地和我们分享该校最近的一件大喜事:“就在上个月,我校的‘鲁班工坊国际发展研究中心’成功入选新一批天津市高校智库。我们将以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为鲁班工坊进一步建设与发展、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初夏的津门花团锦簇、满目葱翠。街道中央绿化带大多种着月季、连翘、木槿等花卉和低矮的灌木,街道两旁则是国槐、白蜡树等高大的乔木。它们高低错落,相映成趣。一个晴朗的午后,伴着一路宜人的风景,本报记者一行驱车从驻地出发,沿着河西区黑牛城道转入海河之滨的大沽南路,再前行三四公里,抵达了此次探访的目的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天职师大”)。
“我想回拉萨做一名职校教师,把在这里学到的先进机电技术带回去,培养更多藏族当代‘鲁班’。”丹增释迦满怀憧憬地对记者说。
助力世界青年自强自立
截至目前,zjkwwhg.com,鲁班工坊开办数量达到27个,分布在亚非欧三大洲的20多个国家,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职教品牌、中国职教国际化的典范之作。“鲁班工坊国际发展研究中心”能成功入选新一批天津市高校智库,充分彰显了天职师大在此领域的雄厚实力。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师、埃塞鲁班工坊中方负责人江绛(左一)在当地授课。
“鲁班工坊给埃塞带去了最先进的职教体系,包括职教理念、教学模式、教材和实训装备等。作为鲁班工坊中方负责人和教师,我虽然吃苦受累,但看到这里师生对技术的渴求和取得的进步,特别是青年人如愿找到心仪的工作或者成功创业,toledozg.com,看到其他东非国家青年纷至沓来,我就收获感满满,干劲十足。”江绛在与我们分享经历和感受时这样说。
像约翰、麦瑞娅这样来天职师大学习的国际学生每年超过1000人。该校近年来扩大招收留学生的规模,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使优质职教资源更好惠及海外青年,培养了一批国际“鲁班”。
加大援助西部职教力度